供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 陈虹
2020年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孩子们不能举家团聚过春节,不能去亲戚家串门。等待开学却要延期,不能去学校、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乐。家长们也懵了,超长假期、全天侯和孩子在一起24小时待在一起,除了应对疫情,还要与孩子朝夕相处,忽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家长电话实录
从来没有一个假期这么长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往年说是春节呀,假期呀,但也是只歇个两三天,其他时间都是带着孩子四处上课,把孩子送进上课的教室,家长就回家了,或买东西去了,或微信聊天什么的,有的还跑到办公室加会儿班。今年假期惨了,几十天全天侯地和孩子在一起,简直不知说什么、做什么,除了让孩子学习,就是让孩子读书,要么就是看孩子这不听话(比如怎么叫都不动弹,做什么都不爱吃),看孩子那不顺眼(比如赖在床上,手机不离手),一不小心把孩子逼急,疯了似地要离家出走……
冲突还是温馨 家庭有选择
新冠病毒爆发,无意中带给我们一个禁足于家的超长家庭假期。超长时间、超近距离的家庭朝夕相对,虽然也不乏温馨时刻,却也不其然让家长和青春期孩子冲突增加,一时难以适应。表现出: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不顺心,不听话,难对付;有的家长由于和孩子情趣不投,意见不合,还可能引发争执;有的家长和孩子之间要么变得拘谨、别扭,要么变得无语、应付,彼此看不惯。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尤其是那些朴素很和睦、很友好、很平等、很民主的家庭,巧妙利用此时,共度温馨亲子时光,比如,一家人一起打打牌,一起玩游戏,一起聊闲天,一起读读书。有家长说,这个假期值了,我给孩子买的名著套书,孩子前些日子一直没时间看,这回一下全看完了,还说写起作文发觉特别流畅了,词儿多了。
积极沟通帮你忙
如果家庭有神兽,家长怎么办?不如家长摆正心态,以积极心理学思维和视角来看,即珍惜难得的和孩子在一起的这段“腻歪”时间,尽量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孩子一起快乐地做些家务,鼓励和引导孩子适当地读书习文,给孩子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创造孩子内心的宁静感和安全感。
具体有三点:
1. 珍惜时机积极沟通。
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学习用积极语言与孩子沟通。积极语言是一种为自己、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语言模式,比如:多说“行呀,好的,没问题,你去试试,我很欣赏你,太佩服你了,你一定能做成的”等等。
使用积极语言与孩子沟通时,通常与相应的肢体语言相配合。如点头表示同意,同时配以“哦,是这样啊,明白了”;微笑表示欣赏,同时配以“是嘛,这么逗,够棒的”;倾听表示关注,同时配以“还有呢,我的天,你怎么弄的,有啥高招”等。可见,积极语言并不是必须夸孩子,而是引导沟通变得有趣、有的说,有效、可持续。
2. 尽量放手但不娇惯。
家长要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尽量尊重孩子的需要,比如孩子想安静自己待一会儿,孩子想多睡一会儿,孩子看书时愿意腻在床上等,但也不要溺爱纵容,可以让孩子做些有趣的家务事。比如:打扫房间的高处时可以让孩子帮忙擦拭,或搬大件东西时可以让孩子来协助,一日三餐可以让孩子帮忙摆桌、上菜、试着做饭菜;可以让孩子给家宠洗澡、擦脚;在网上订个东西什么的可以让孩子发挥优势等等。
3. 适当督促但不强迫。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过度施加压力,注意科学、适度地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多倾听多安慰,少批评少指责,营造良好的生活气氛,亲子氛围。此外,家长要以身示范,譬如尽量做到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写写东西,静思省悟,别抱着手机不撒手,电视来回换台看,麻桌不停哗哗响等。
“不强迫”是指家长在孩子学习知识、看书习文方面,要适当鼓励、积极引导,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创造孩子内心的宁静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