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研学交流课程建设为例
文/徐越蕾
2017 年 9 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纲要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结合“品行正、能力强、素养高”的育人目标,依托学校原有的“修身”“生涯规划”“经典导读”三大德育专项课程,为贯彻落实学校培养研究型学生的教学理念,把实施场景从课堂搬到校外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开展异地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近两年来,学校充分运用虹口区和华东师范大学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与云南省寻甸一中、云师大丘北附中开展持续的教育结对合作。随着校际深入交流,学校尝试运用其中蕴含和可开发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云贵高原的独特地貌、少数民族地区的独有文化、当地富含的红色历史资源,为学生将“习得知识”转化为“生涯意识”、将“素养能力”转化为“生涯行动”、将“社会角色”转化为“生涯规划”提供了真实的情境。
一、研学交流课程设计与实施
作为在国际大都市、沿海较发达地区成长的新时代少年,学校学生大多未曾真正感受过地区发展的多元性和差异性,缺少对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貌的认识,缺乏对所拥有良好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的珍惜意识。他们从小生活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达地区,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但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实践经验,容易有畏难情绪,生涯规划能力较为薄弱。因此,研学交流课程为引导学生树立生涯意识,调动学习内驱力 ;走出校园和书斋,走向中西部农村,主动观察社会现实,了解地区发展差异,在行动中自然滋生责任感,在反思中不断养成使命感,提供了绵延不断的动力。
二、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实践育人”是重要途径
在课程建设中,关注“实践育人”是当前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以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对未来的热情与兴趣,从而获得实践感和希望感,形成实践创新和敢于担当的观念,是引导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比如高二学生小尹,原本学习成绩波动较大,对学习兴趣不强,学习习惯较差,也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经过研学交流课程,她不仅认真完成了研学实践中的每项活动,地理和生物成绩有了进一步提升,其他学科的成绩也趋于稳定。在访谈中她说 :“都说环境能改变一个人,那我在云南能否改变自己呢?在看到当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后,我才意识到他们拥有真正的信念,一种伟大的信念。我看到的世界比他们大,却没有将自身应有的能量发挥。改变不是易事,但至少需要一试。云南给我留下印象的不是玫瑰园里的香格里拉,也不是《三生三世》剧场里的桃花,而是一个改变的机会。”
通过研学交流课程,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地域的学习氛围,在与当地学生交流中了解不同的人生目标与规划,从而反思自己的学涯与生涯状态,明确学习目标和生涯愿景,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二)研学交流助生涯教育落地
在两年的课程建设中,学校通过对研学交流课程的实施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保留学生肯定的课程内容,如结对做饭、重走红军路、普者黑地理调查、跳三弦晚会等,将激发生涯意识、提升学习习惯、培养生活技能作为首要目标,让学生在课程的指引下更加明确自己的行动方向,学会初步规划生涯。
在访谈中,学生口中出现最高频率的三个词句是“目标”“不够努力”和“抓住课余时间”。有学生表示“发现自己有目标
了”,还有不少同学表示“云南同学认真刻苦,我们自律性不够,要努力”“周末少看 B 站、少打游戏,学到的知识要多背多练,晚上要认真复习,自己安排好时间”……可以欣喜地发现,研学交流课程为学生生涯发展的落地生根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高中课业压力较大的学习间隙,研学课程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拓展
跨地区的眼界,全方位地从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人际情感和未来发展等角度,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积极地重新审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三)研学交流课程更须完善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课程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因其本身就没有课程标准和评价维度,这就会使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趋向于活动化、割裂化。下一阶段的研学交流课程要逐渐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期课程实施和活动成果能真实反映个体自我发展的意向和为这种意向所做的努力,从而通过课程评价,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研学交流课程对老师来说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实践育人之旅,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生涯教育之行。期待后续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让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课程更多样,让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场域更丰富,让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更强烈。
(作者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转载于知网